经历了传闻又辟谣的反复,环京区域扭捏打响了松绑楼市的“第一枪”,但失去的不总是一揽子策略的密集出台,也在环京的限购高墙悄悄凿出了第一条缝隙。配套文件之一《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的“明白卡”提出:
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资格条件;
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资格条件;
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容易夺回来。
近日,“廊坊政务”官微发布了廊坊市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的“明白卡”,以新媒体形式展示了廊坊稳经济“1+20”政策体系——1个总体文件、20个配套文件。

一揽子策略的密集出台,也在环京的限购高墙悄悄凿出了第一条缝隙。配套文件之一《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的“明白卡”提出: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方面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资格条件;对“北三县”和环雄安新区周边县(市)等重点区域,取消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秋至
“ 一梦五年 ”
作为环京楼市调控的重要阵地之一,管辖有“北三县”区域的廊坊市曾经承接了大量北京外溢的置业需求,也吸引了炒房客的注意,房价在短时间内涨幅明显。
这一切在五年前的一天戛然而止。2017年北京“317新政”出台后,环京区域纷纷加码楼市调控,廊坊也紧跟脚步于2017年3月22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意见》。

2017年七月,廊坊在此前的限购政策上再次加码,明确“从严调整住房限购措施”,提出: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3年及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或纳税证明的,限购1套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同时,已经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或者无法提供当地3年及以上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或纳税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当地购买住房。当地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当地购买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大寒
“ 价格腰斩 ”
滚滚潮白河,被阻在一座岗亭之前。在一份史上最强限购令的刺激下,廊坊乃至环京楼市陡然下跌。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2016年廊坊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9820套,随后数年里,每年的成交量仅维持在1万套左右水平。今年以来,受当地疫情影响,环京固安、香河成交更是低迷,上半年廊坊成交量仅6763套,仅为去年成交水平的40%。
贝壳研究院提供的统计数据也显示,从2018年开始,燕郊的二手房均价就开始不断下跌,2018年跌31%,2019年跌2%,2020年跌8%,2021年跌2%。简单计算一下,相当于4年跌了43%,接近腰斩。

从2016年的楼市高点到2022年的低点,北三县新房单价也从超过4万元直降到1万元出头,成交量也一降再降。据克而瑞环京楼市统计数据,7月廊坊市65个在售项目合计成交量仅在500套左右,环比6月下滑超过2成,同比去年7月下滑5成左右,成交均价在1.1万元/平方米左右。
低迷的楼市和萎靡的需求,让当时的购房者看不到解脱的未来,部分购房者甚至表示要“免费送房”,只要购房人将二手房的贷款补齐。同样被拖累的还有重仓环京的房企,从河北三杰到“难兄难弟”,心向幸福与荣盛,他们曾被环京市场托上行业的巅峰,也终有一天与这片土地同落。
春分
“ 青梅有约 ”
如今,五年时间已过。在环京限购的五年内,上海2017年至2018年“网红盘”至今最高涨幅116%,但也有10%的项目处于下跌状态,最大跌幅为25%。杭州楼市延续五年牛市,与深圳均价共同实现一倍以上增长,北京2016年热销楼盘涨幅最高达到130%。
在限购令下,热闹都是别人的,环京宛若世外高人,孑然而立,没有喧嚣,只有停工。

如今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廊坊限售限购全面取消,但对于此举重新带火环京市场,从业者并不乐观。有业内人士认为,政策能够有效地增加购房需求、激活市场,为下半年其他类似的城市放松楼市政策提供导向;但是在整体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加之疫情反复的影响,其效果如何,还未可知。“如今对于房地产而言,已经不是限售限购一项政策能够大范围影响的了,还需要看疫情、收入、信心等一系列因素,而且房地产市场也不是一个区域的事情。”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其实,此前廊坊市区和北三县取消限购政策已经落地执行,首付比例也已执行首套20%、二套30%,房贷利率最低执行4.25%,各项政策已相对宽松,但市场并未出现回暖。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或许五年后再回眸,局中人的视野更加深刻:救市的目的远不是救活一个市场,也是再创造一个;等到下一个周期到来,放眼望去,房地产市场可能不见旧人,但又皆是旧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