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
跨京冀公交线路站名大调整
涉及北三县多条进京公交
千万别坐错了!
据悉,为方便乘客出行,北京公交集团继2005年、2014年之后,再次开展对所辖线路集中统一规范站名的工作。1月30日,北京公交集团发布《关于公交站名规范方案的通告》,自2021年2月6日首车起实施。
据了解,此次站名规范调整规模非常大,方案涉及公交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其中廊坊、永清、香河、大厂、三河均有多个公交站点将改名,涉及公交线路有816、817、930等。具体如下:
此外,和北三县进京族关系密切的通州区涉及更改站名多达127个,涉及的京冀公交线路有811、813、819、893、894、810、938等。
实施日期
方案自2021年2月6日首车起实施。据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鉴于站牌的制作与更换、语音报站器及车内显示屏信息的灌录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在站牌尚未更换的过渡期间,部分线路将先行采用在原有站牌上张贴新站名临时贴纸的措施,便于乘客在站台获取准确的新站名信息,后续逐步更换新站牌;语音报站器及车内显示屏信息将于4月30日前陆续更新完成。
公交站命名原则及依据
据了解,依据《北京市地名法》《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公交站命名按照“尊重历史、好记易背、命名先行、规范有序”的总体原则,公交站命名要求准确、简练、唯一。
具体依据上,以地名为主,可以小区名称、道路名称等较为稳定的实体为命名依据,新增站位不使用企事业单位或商业机构命名。此外,站名要使用汉字。同站或不足半个站距的相邻站位使用同一站名,不出现“同站不同名”或“近站不同名”。
比如,“故宫”站是此次站名规范方案中,乘客提出意见建议数量最多的站名。该站位于景山前街,毗邻神武门,且历史悠久,自上世纪50年代就命名为“故宫”,从站名本身来说,命名准确并无不妥。
但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采取游客参观流线调整措施,神武门是游览流线出口,市民反映“故宫”站下车后无法进入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从方便乘客识别的角度,“故宫”站名有调整的必要。
最后经综合比选,参考故宫“东华门”“西华门”等其他宫门毗邻车站的命名参照方式,将原“故宫”站更名为“神武门”。既尊重了历史,保留了故宫传统元素,又照顾到市民出行目的地准确辨识,实现了故宫各宫门公交车站命名参照规则的统一。
规范站名重点解决五类问题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
1.因外部实体发生变化,导致站名与实体不符的。例如:“东风桥”拟调整为“东风北桥”(立交桥名变更)。
2.由于道路改扩建、交通组织变更迁移站位,同名站位距离已超过一个站距的。例如:位于朝阳北路的“青年路口”站拟分别调整为“青年路口西”“青年路口东”。
3.结合前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名规范的经验,对康营、京旺家园等网格化道路特征明显的近年新建区域,建立区域内公交车站命名规则及统筹调整方案。
4.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保留传统地名”的要求,对于核心区内传统地名周边站位,现状站名指代相对模糊的,优先调整为传统地名。例如:“东花市大街”拟恢复为“铁辘轳把”。
5.对于站名中含有不同区域同名实体的情况,在站名前增加区域名称便于区分。例如:位于顺义区的“樱花园”调整为“顺义樱花园”,以便与中心城区的“樱花园”区分。
另外,此次除更改站名外,北京还将取消“特”字头公交路号,调整二环、四环环线路号。据悉,按照《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中关于“完善地面公交路号编制规则”的要求,自2021年2月6日首车起,同步调整23条线路路号,解决公交线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别路号遗留问题,包括取消“特”字头路号,调整二环、四环环线线路路号。
信息参考: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转载:燕郊在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