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等章。系统地总结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
1
《反有组织犯罪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法律,是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标志性成果,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法治保障,是预防和惩治黑恶犯罪的“法宝”和“利剑”,抓好宣传贯彻意义重大。
2
《反有组织犯罪法》出台的重要意义
制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标志性成果,是构建中国特色反有组织犯罪制度的成功探索和伟大实践。
1、有利于健全完善以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多种形式相互衔接配套的反有组织犯罪法律体系,更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击黑恶势力,确保扫黑除恶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向前推进。
2、有利于进一步健全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控体系,汇聚全社会共防共治的强大力量,从源头上预防减少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3、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执法司法机关的法治意识、人权意识、 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自觉监督意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扫黑除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有组织犯罪”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对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恶势力组织”作出规定,把暴力、威胁、为非作恶、欺压群众等行为纳入惩治范围。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有组织犯罪
对举报有组织犯罪或者在反有组织犯罪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转载请注明出处。